火箭与雄鹿信仰魔球的代价,三分球的利与弊!
美国职业棒球透过赛伯计量学向世人提出用数据来打棒球的理论,是美国职业棒球过去史无前例的创举。在这套理论之下,老派棒球人认为这不过只是项噱头,但对如奥克兰运动家宾恩如此勇于冒险的挑战者而言,这却是个他开创数据作为赢球基础的灵感。
火箭总管莫雷正是「魔球」教派下的NBA代表人物,NBA同时也是个愿意甚至渴望创新的联盟。在勇士替全世界带来三分狂潮过后,所有球队无不争相模仿,只为能取得如奥克兰这样的胜利,但事实上早在前一年,休士顿便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魔球实验。
2014-15年赛季勇士投出了场均30.5次联盟最多的三分球,成为首支常规赛每场平均能出手超过30次的球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一年投出最多外线的球队正是火箭。2013-14赛季火箭场均外线出手来到26次,时隔多年,他们仍然处于三分的顶峰,不过这次却高达40次。
莫雷一直在进行创新,他并非只是沉浸在数据篮球的世界,巨星理论也同时存在他的脑海中,可惜的是保罗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联盟第一控的存在。三分球与禁区得分成为火箭武器库经常使用的武器,当安东尼初来乍到之时,曾出现两幕有趣的画面。
在他一次中距离假晃跳投进球后,先是转头看向德安东尼,接着有些腼腆的道歉。另一幕则是在他接到队友传球后为闪开对手扑防,而在移动脚步后于贴近外线的中距离出手,尽管投进了,保罗依然向他提醒应该于三分线出手。
这是属于莫雷与休士顿的默契,在《魔球》一书里头作者路易斯曾这么写道:「如果球员按照教练团指示进行打击却出现失误,教练的表情并不会有什么牵动;但如果球员本身没有遵循队内肆意发挥,那这名球员回到休息室就麻烦大了,因为教练会疯狂地来质询他为何这么做。
尽管只是一个案例,却显示了教练有多么信奉这套准则,纵使莫雷并没有在台面上出现过类似的情境,但他为火箭所带来的球队难免不联想到前者。
运气是运动场上一个难以被量化的元素,这句话对去年的火箭来说肯定清晰无比,然而在今年相同情况下,甚至当对手少两名大将后,休士顿仍旧无力回天。他们去年那套强势无比的魔球理论还是没有得到解答,那些「如果CP3没有倒下的话就能成为赢家。」等种种说法都成了未解之谜,直到今年有另一个将魔球理论发挥到极致的球队出现,全世界都满心期待他们是否可以完成火箭未竟之梦,却又在东部决赛第六战结束了赛季。
雄鹿是支以火箭魔球理论作为基础,将这个基础向上发展再以布登霍尔泽教练的体系作为主导所呈现。但他们并不像休士顿的外线是从球星单打所发起,接着辅以其他球员单一功能所造就而成。
雄鹿的「魔球」是以三分为主要武器,球星单打则是陷阱与备案。这就表示球队需要在不断展开火网的状况下,辅以字母哥的空切威胁即能发挥最大效用,然而其实自东部决赛第三战开始,雄鹿版本的魔球却渐渐向休士顿靠拢了。
火箭的三分火力有很大一部分产自持球者所输出,这个人名叫哈登,同时他也是今年MVP候选人之一。休士顿的最主要进攻手段分为两种,其一是透过哈登切入来吸引对手注意后进行切传或直接往底角传球,让队友接应出手;另一个则是依靠球员个人在外围的单打能力实行攻击,当然他们还存在着其他进攻方式。不过这里强调的是,他们在进攻上的重心所在。而上述两种进攻方式完全等同于莫雷魔球理论下的产物「三分或禁区」。
但雄鹿却不同,雄鹿最好的持球者并没有像哈登广阔视野,或在外围进行后撤步单打跳投的能力。字母哥自第三战过后,因为布登霍尔泽开始把进攻重心放在他身上,但进攻手段较单一的他,能做的攻击只有往多伦多所布置的防守陷阱里冲击。
这无疑使雄鹿的攻击不断向内缩,外线难以有能够让球轮转的机会,在没有什么三分出手机会的情况下,自然使布登霍尔泽这套体系大打折扣,猛龙还能对希腊怪物进行针对性协防,字母哥后三战的失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么来的,如此两招遭破的后果便是受对手牵制,并只能够依赖原有却较弱的体系架构去进行拼搏。
猛龙整体将比赛拖入阵地战后,以小加索当成主轴展开区域防线索施行的无限换防,便得以快速在字母哥陷入困兽之斗时切换对应,尤其让小加索担任最后一道防线,周围步有莱昂纳德和西亚卡姆的协防更是让其难以招架,而雄鹿也就这么一步步走入输球深渊。
三分狂潮来袭,火箭和雄鹿今年各自为我们演绎了信仰魔球的代价,或许可以称说这是运气问题,倘若能多进 几个三分球,结果说不定就不同了。但现实就是这两支根据魔球理论为基础的球队,最终仍未能证明这样的比赛方式能赢得一枚总冠军戒指。
相信未来仍然会有不同球队想要尝试这套理论,是否有机会拿下总冠军,毕竟至少这两队都向我们证明了,即便没能成为冠军,但他们终究都赢得了非常多的比赛,至于赢球跟拿冠军要怎么并行,则是未来那支靠信仰魔球成为赢家球队要告诉我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