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选秀历年状元只有一次得分后卫,肉眼看得见的天赋太重要

2019-02-13NBA资讯

篮球是一项讲究天赋的运动,尤其是身高是最基本的条件,“得内线者得天下”历来都被认为是篮球场上的至理名言。尤其是在乔丹之前,张伯伦、贾巴尔等哪个不是雄霸一方的内线,就算是打控卫的“魔术师”约翰逊也是拥有着前锋的身高。因此,在早前,秀选状元大都被天赋异禀的内线锁定。

得分后卫的备受推崇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乔丹,正是他的横空出世,让得分后卫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他的影响下,在20世纪初迎来了东艾西科北卡南麦的分位盛世。

NBA正式来说,得分后卫被选中状元只有一次,就是1975年NBA状元大卫-汤普森。汤普森参加选秀的那一年,他是毫无争议的状元秀,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位置,因为在当时他是一位划时代的球员。汤普森大学期间曾率队在NCAA取得过全胜赛季,也就是一整个赛季没输过一场球。而且他具备70年代绝对罕见的惊人弹跳力,也是他首次将空中接力这种具有震撼性的个人表演带进NBA。

很多球迷说艾弗森,但其实当年艾弗森是以控球后卫的身份注册NBA选秀的,所以严格来说艾弗森并不算。

SG这个位置天赋太不容易看了,这个位置想打出来太需要想象力和运气了,而选秀是以很低的成本签约世界上最棒的潜在巨星,由不得球队做出最稳的选择。

随着小球的盛行,球员位置越来越模糊,一个能够掌控节奏的控卫更是显得稀缺。位置的模糊使得得分后卫的功能日渐尴尬,因为无论是控卫还是前锋都能够兼具得分的任务。

控卫和内线对球队重要性

众所周知,篮球一般分5个位置,即控卫、分卫、小前、大前和中锋,控卫作为1号位属于球队的大脑,大前和中锋则主要负责抢篮板和护框,中锋对于球队防守的提升是惊人的,大家都知道乔丹的防守好,可从来没有听过帮主一人撑起一支球队的防守这句话吧,但是中锋可以,比如说魔术时期的霍华德。

内线成才概率较高

提到出名的分卫,想必除了乔丹、科比、韦德、艾弗森、麦迪、哈登后,就没几个了,四大分卫更是乔丹后带起的一股热潮,可是提到中锋和大前了,那就太多了,远的不说,就四大中锋(大梦、尤因、上将、鲨鱼)、邓肯、马龙、加内特、霍华德和姚明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内线状元是多,可是成材率真的高。

都说如今小球时代,中锋凋零,可是很多人却没有找到症结所在,其实这主要是联盟规则的变化和打法趋势的改变所致,因为规则的变化,中锋的作用渐渐被弱化,重型中锋不能再死守篮下,因为这样对后卫的突破不利,弱化内线,加强外线,这样才能加快进攻节奏,让观众买账。

而且一个好的内线球员,要养成良好的篮下意识、练出不错的篮下技术、练出足够健壮的肌肉、育成大局观和策应能力一般来说至少需要5年左右(中锋极易受伤而凋零)。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大内线与潜力控卫的成材率要远高于得分后卫,尽管乔丹已经被公认为历史第一人,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到1984年秀选,在乔丹与奥拉朱旺之间,绝大多数的经理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将“大梦”选为状元,讽刺的是NBA历史第一人却是得分后卫。

相关阅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