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印度球员加入nba,nba会收获一个像中国一样大的市场吗?
作者:毛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会。其实印度人非常聪明,全世界的男子大球共十种(足球,橄榄球,篮球,排球,手球,水球,曲棍球,冰球,板球,棒球);这里面多数项目亚洲人是看客。唯三亚洲人有竞争力的项目,就是棒球,曲棍球和板球,而印度人喜好擅长, 且大力发展的,就是曲棍球和板球。NBA在中国有市场,不是因为中国出了姚明,而是因为中国人本就喜欢篮球,而印度人不喜欢。
十种大球中,最拼身体的,就是水球,手球和橄榄球(RUGBY)。手球说难听点,我觉得亚洲人搞这个运动没意义,这项运动名字叫球,其实就是多人无差别摔跤,我国八十年代抓过手球,但后来基本放弃了。现在卡塔尔男子手球队成绩还行,但卡塔尔队是世界联军队,队中除了没什么卡塔尔人,感觉哪国人都有。主要构成是法国,突尼斯,埃及,叙利亚,古巴,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要知道,手球上场,一共就七个人。
注:韩国男手曾获奥运亚军,不过那是88年汉城奥运会……
水球,就是水里的手球,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亚洲人的角色依然是重在参与。中国男水近年有进步,但和欧洲强队的差距依然在10-20球。要知道,水球一场也就10-20球。
橄榄球(Rugby Union),世界第二大运动,橄榄球世界杯,仅次于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世界第三大赛事。但因为长期非奥,中国参与推广很差,用农大郑红军老师的话说,中国橄榄球水平,对新西兰女队,都没必胜把握。
橄榄球总体来说,不太适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没传统的国家硬上。橄榄球职业化程度低,收入不高,但门槛极高,极易受伤,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发展也是白发展。十几年前,一些农大退下来的队员,回青岛组建了两支俱乐部,一只是猛鲨,一只是九级浪,初衷很好,希望能给农大送球员,但问题是,这个项目在中国完全没基础,没基础的运动招队员不难,但是拉赞助难。橄榄球适合恩格尔系数极低,牛奶比水便宜的国家,类似英国,澳大利亚。如果国家整体经济不亮眼,起码也要有一个比较大且稳定的富裕人群,类似南非,纳米比亚。十七年前我练橄榄球时,就是吃高中食堂,摄入基本都是碳水,蛋白很少,当时中国人月收入3000,一盒牛肉30-50。后来去英国,人家收入也是3000,一盒牛肉3-5。无论传统,还是生活水平,都决定了亚洲国家不适合橄榄球。亚洲橄榄球就是日本还行,但也是看客。
强队基本都是英格兰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萨摩亚
意大利
爱尔兰
汤加
日本
美国三亿人的国家,要什么有什么,橄榄球也不行
我国有一段时间,也想发展橄榄球,大概就是01,02年前后。那时橄榄球有可能入奥,小球中心也投了些钱。但奥运总体是要瘦身的,联合式15人制橄榄球(Rugby Union)是贵族项目,又费钱,人又多,比赛跨度又长,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七人制橄榄球比较适宜。那之后,中国橄榄球就歇菜了。没传统的项目,如果再没政策,只能是这个结果。
足球不用说了。
篮球虽然中国代表亚洲进过世界前八,但其实上限还是很低的。中国80后这代,起码出了一个状元,一个乐透。90后这代,看来也就是两个二轮到头了,最多再多一个。印度有过一个二轮秀,萨南特辛格,看名字应该是旁遮普的锡克人。他打篮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太会打篮球,他类似苏伟和孙喆的结合体,长得高,有吨位,但是反应慢,没速度,经常篮板都弹出去半天了,他才反应过来,每次看他进攻,我都以为网卡了,但看其他人,其实网正常,总体来说,他只适合和灰熊的凯尔安德森配合。
排球亚洲的伊朗算是世界强队,但问题是,亚洲其他队和伊朗差距不大。排球的选材,和篮球类似。中国排球差,很大原因是好苗子都去打篮球了。
冰球门槛太高,亚洲完全不行。平昌周期,韩国队规划了六位加拿大球员,下届周期该我们了,我们也在满世界找华裔球员。在发展中国家,老百姓滑冰都要省吃俭用,更别说在冰上打球了。
总体来说,十种大球里,对身体条件要求高,对钱要求高的,亚洲人都费劲。亚洲成绩稳定的三种,是三种手眼结合,选材门槛低,且场地简单的运动。因为球非常小,这三种运动需要运动员眼疾手快,这方面,亚洲运动员不差。
其实印度人的选择,有传统也挺务实。篮球足球这种运动,花钱花时间也是受辱,何必呢。为什么不发展自己擅长的?搞体育不能头铁,不能和自己过不去,全世界除去中国,还有五十多亿人呢,能找出几个会打乒乓球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敢承认不行。
曲棍球场地简单,人造草坪一铺,后期浇水就好,一块场地能用二十年。板球人造草都不用,大街小巷都能打,没板子还可以自己做。在发展中国家,养一块草坪,维修一池子清水,浇一块冰,真的不容易。
最关键,板球还是比较有腔调的运动,和斯诺克一样,算是绅士运动。我在英国时,老师教我怎么看板球。学了好多。
印度男曲,八届奥运冠军,现今依然算世界强队。但近年,已经没有争冠能力了。
曲棍球其实就是小足球,战术打法很相似。曲棍球有一个问题,就是球太硬了,非常容易将人打伤,甚至打死打残。这种运动,在中国大面积发展普及,不现实。
我表哥曾担任国家男曲主教练,受影响,我很喜欢看曲棍球。特别是印超联赛(之前中断,今年恢复)。
曲棍球有个好处,就是亚洲强队很多,花十万块钱,就可以把孟加拉国家队请来陪练
除了国家队,中国的省队没有专职的翻译,即便国家队,翻译的水平也远逊类似我这种爱好者,因为那些翻译英语或许懂点,但完全不懂体育,我有时间,我就帮着翻译
曲棍球是体工队性质,球员流动是个问题,孟加拉教练看中了几个甘肃队队员,想邀请去孟加拉打职业联赛,但是体工队领导,不让我翻译给队员……
印度的体育发展,不是人种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更不是经济问题,就是一个喜好问题,印度的四大联盟,是印度板,印度曲,印度摔,印度卡巴迪。都是对于中国人非常陌生的运动。
印度卡巴迪联赛
卡巴迪这个运动非常好,基本不需要装备,只要有块空地,铺上垫子,就可以玩
多说一句,去年印度举办了曲棍球世界杯。中国队实现历史突破,首次入围并进入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