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中锋为主的防守年代到以外线球员为核心的小球时代,nba经历了哪些变化?
官方体育领域者体育领域创作者 体育领域专家悟空回答
其实中锋的没落只是小球盛行的一个原因,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联盟的干预。确实,现在的中锋相比于以往,在综合实力上差距很大。往常我们评论一个好的中锋或者说有统治力的中锋,往往重要的因素在于,他能不能改变对面的防守策略。对于正常防守也就是一对一,如果在队中拥有一个像奥尼尔或者姚明类型的统治级中锋。对手的防守策略就会因中锋的统治力而改变。对手为了防守不得不采取包夹等等措施,这就是统治级中锋在战术上的作用。你不包夹,我能很轻松的打你;你包夹,就能有空位投篮的机会(参考08-09赛季魔术霍华德带的四个射手阵容)。然而现今的中锋多以轻型为主,哪怕现在最炙手可热的大帝恩比德也还没有达到拿到就吸引包夹的地步。假使球队有一个奥尼尔,对手敢打小球吗?怎么也要放一个重型中锋去低位抗奥尼尔吧,不然奥尼尔低位单吃2.01米的格林?再者就是联盟不断的出台规则,从而限制内线球员的发挥。不得不让球员更多的偏向外线。NBA毕竟是商业联盟,商业价值才是第一位。而内线肉搏很是不受观众喜爱,05年总决赛马刺对活塞,两支讲究内线和阵地战的球队打出了最难看的总决赛之一。从NBA的规则更改的历史看,就是一个不断限制内线的历史。1951-52赛季,为了限制乔治·麦肯的统治力,将三秒区从6英尺扩大至12英尺。1964-65赛季,再次扩大三秒区从12英尺到16英尺,本次扩张是为了限制张伯伦。1999-00赛季,出台了背身5秒规则,虽然是因为马克·杰克逊,但是对内线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2000-01赛季,NBA颁布了附加条款规定防守者在进攻球员通过罚球线之前不得用手和前臂进行肢体接触,但在通过罚球线后防守者可以在背身时用前臂进行防守。这条规则让外线突破更加容易,内线进攻更加困难。2001-02赛季,NBA官方做出决定:联防合法化。为了限制鲨鱼奥尼尔肆虐内线。2001-02赛季,NBA设立防守三秒,为了限制类似奥尼尔这种内线巨无霸在防守时占住内线。2013-14赛季,NBA修改垂直起跳规则,新规则显示,防守球员在起跳与进攻球员接触时,必须面对进攻球员,不然就会被视为阻挡。传言是为了让詹姆斯更好突破,但是依旧限制了内线。个人认为是这么多规则的改变加上中锋位置上确实没有统治力的球员出现,导致了现在小球横行,中锋式微。
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