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上帝?不,感动了我们

2019-02-27NBA资讯

无数球星用着卓越的球技和对“NBA”的热诚之心缔造了无数精彩的瞬间,为NBA描绘了永不褪色的魅力,90年代初,“飞人”乔丹就像篮球上帝开创了“NBA”的乔丹时代。随着他的退役,在“后乔丹时代”里NBA不再是一人称霸天下的世界了,NBA这个神圣领地开始属于一群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篮坛新秀,他们都拥有着近乎完美的球技和唯我独尊的霸气,这让他们可以同时在最高级别的篮球赛场上 表现自我,争夺喝彩,也是NBA赛场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这群篮球新星的阵营中,一个不太张扬的小伙子因为他突出的技术和中国高大的搭档以及35秒13分而备受瞩目,他就是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麦克格雷迪1979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弗罗里达州,这个体重92公斤,身高2米03的年轻人是NAB中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球员,在1997年NBA选秀大会上18岁的他被多伦多猛龙队慧眼识中,开始篮坛生涯。麦克格雷迪加盟NBA的7年中,连续两年当上NBA得分王,四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担任全明星赛首发阵容,一次当选进步最快选手,一次入选全明星第一阵容,在一场比赛中曾创下独揽62分的奇迹,2003年他从奥兰多魔术队转入休斯顿火箭队,同来自中国的姚明成为“姚麦组合”,开始了新的NBA旅程,接下来让我更加深入了解这个天才球员的精彩世界。

有一种舞步可以十分优美,可以十分轻柔,更可以铿锵有力,足以让你为之欢呼,为之激动,这就是“麦迪舞步”,在NBA独特的舞台上,麦迪就是用这种舞步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麦迪作为得分后卫,他个人技术全面,是一个任何位置都可以打的人,这或许同他的偶像魔术师约翰逊有关,约翰逊就是得分后卫,赛场上,他不仅可以自己创造得分,还成为组织球队的核心,麦迪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也有人评价麦迪和飞人乔丹在技术上有相像之处。

有NBA得分王称号的麦迪灌篮技术无可挑剔,动作灵敏速度快,总是在寻找一个空档后突然飞身抵近篮筐直接得分,这与他的表哥灌篮王卡特略有不同,卡特的灌篮花样繁多,无论是360度转体、空中接力、或是拉杆式扣篮都让球迷如痴如醉,他的灌篮通常形成特定的样式,作为卡特的表弟,麦迪的扣篮则显得更为简洁实用准确而且轻松流畅,他的扣篮有时候像霹雳一样石破天惊,有时候像柳絮一样柔韧优美。麦迪上篮并没有征兆,就像大战前的片刻宁静,突然一个急加速,绝不留给对手反击的机会,出色的滞空、惊人的爆发力和勇闯禁区的决心,麦迪成为NBA最令人头痛的球员。

麦迪的三分球和罚篮都十分精准,用精彩来形容麦迪是很贴切的,他经常以优美的弧线来划过场上的寂静。麦迪还有一个绝活,就是他的换手投篮,麦迪通常在投篮的一瞬间突然将球换到另一只手上轻松躲过对方的防守,直接上篮。由于技术出色他的精彩进攻别评为NBA历史上十大最佳进攻之一。麦迪一直试图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名灌篮高手,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技术全面的球星,作为得分王,麦迪的突破技术也是一流的。他的特点就是“快”,当然在当代NBA球星中速度快是必要的技术之一。

赛场上,球员们通过眼神来判断对方的心理,因此,球员们总会睁大双眼,通常他们会表现的生龙活虎,神气十足,但麦迪却是一个例外,他总是睡眼惺忪一样,让人琢磨不清。很少有人知道加入NBA的7个赛季对于麦迪意味着什么,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能从一名高中球员成为联盟最优秀的巨星,进入NBA的麦迪在多伦多猛龙队度过了的头两年,他一直拼命打球,他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此时他并不显眼,一直没有大作为,相比之下同在猛龙队的表哥倒是一鸣惊人他就是“半人半神”文森卡特,卡特和麦迪被称为NBA“高飞的兄弟”

2000年,麦迪签约魔术队,这意味着他找到了自己的领地,23岁的麦迪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领袖气质,毅然挑起了魔术队的大旗,独当一面,2003年在魔术队拼杀了三个赛季之后24岁的麦迪披上火箭1号球衣这件球衣预示了篮坛生涯新的历程。

众所周知,NBA的球星都有不菲的收入,麦迪就是NBA中最富有的超级巨星之一,但他贫困的过去却鲜为人知,1996年麦迪还是一所高中的篮球明星,有一天,他路过一家汽车专卖店时忍不住对销售员挥了挥手并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他要买豪华汽车”而现在他的豪车数不胜数,而那个销售员也成为了他的未婚妻。很多球员在不菲的收入中迷失了方向,但麦迪却不为所动,最让他魂牵梦萦的是他的故乡,他的家乡是阿布戴尔,距离奥兰多40英里,他也为家乡做了不小的贡献,他更关注慈善事业,作为NBA的慈善大使来到北京与聋哑儿童一起打球玩耍。

麦克格雷迪是一个拥有辉煌过去的明星球员,他两度荣膺联盟得分王,也有过属于自己的35秒13分神迹。可以说,正因为他的惊艳表现,才让人们对他有着这么高的期待,继而由于落差而感到同样巨大的落差。作为以前和科比相提并论的天才球员,在很多人眼中,麦克格雷迪的天赋甚至可以与“篮球之神”乔丹媲美 。总结麦克格雷迪的生涯,从球队荣誉方面去看,他其实并不算成功,但就个人而言,他却足够光彩。

相关阅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