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融入首钢体系太难!林书豪、刘晓宇和段江鹏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序: 首钢篮球队员观察,新人很难融入球队原有体系
北京首钢在马布里加盟之前,是CBA联盟里出了名的人员紧缺的球队。焦健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他打球的那个年代,经常是7人轮换打满48分钟。在上世纪90年代,球员的跨区域交流十分困难,各支球队基本依托本地体育局培养的青年球员为班底来组建队伍征战CBA。
受制于北京地区篮球苗子不多,首钢队的成绩一直平平。2011-12赛季马布里加盟首钢时,恰逢北京市正在实施振兴三大球的计划,这个时候CBA也有了一定的人员流动。当时北京队除了有马布里这个新外援外,还有宝岛球员李学林。就在首钢夺冠的第一个赛季,即使是从青年队上调了翟晓川和朱彦西,球队的人员轮转也并不富裕。
随着首钢4年3冠过程中吸纳了北京奥神的孙悦四将,首钢开始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从其他CBA球队引入新人,以期取得更好的战绩。这期间引进的外来球员有李根、刘晓宇、段江鹏、常林(从江苏召回)、林书豪和周仪翔。但令人惊讶的是,除了来了又走了的李根正常融入球队体系意外,其他5人在加盟首钢后则纷纷迷失了自己,迟迟找不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01 刘晓宇:加盟首钢前在上海打出了15分4助攻的成绩,加入首钢后和方硕难共融
前国手刘晓宇2015年离开母队广东队加盟上海大鲨鱼,在大鲨鱼他和弗雷戴特组成的后场双枪成为CBA最恐怖的“本土+外援”的后场组合。
当年12月30日,在对阵浙江广厦的比赛中,刘晓宇三分球11中8砍下44分,刷新得分和三分球两项职业生涯新高。他效力上海的两个赛季的场均数据分别是15.7分3.5助攻和13.3分4.2助攻。
但刘晓宇加盟首钢后的3个赛季,他的场均数据降到了5.8分、7.8分和5.5分,刨除他个人的伤病因素之外,他迟迟找不到融入首钢的方式是他数据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首钢1号位上有小外援和方硕2人,刘晓宇找不到和方硕共存的方法,就只能坐在冷板凳上。
02段江鹏:这位联盟有名的三分神投手到了首钢后完全找不到北,场均3分
段江鹏在加盟首钢之前,是联盟鼎鼎大名的三分投手,此前在山西效力的8年间,除了处子赛季外,场均得分几乎不曾低于10分,曾一度场均接近20分的神投手。
他在2016年加盟首钢,在过去的四个赛季,段江鹏数据最好的一年也仅得到场均4.3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首钢这么一支讲究三分球的队伍当中,段江鹏居然发挥不出来,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并没有下降,但他几乎获得不了出手的机会。
很明显,在首钢段江鹏并没有获得进攻上的战术主力地位,他更多的被当成一名防守工兵在使用,完全放弃了他的强项。本赛季前13场球,他场均3.3分,扎眼的是三分命中率是50%,出手仅为1.5次。
03林书豪:作为小外援引进的林疯狂并没有获得核心战术地位,但他和首钢体系并不兼容
和马布里加入首钢时,首钢完全围绕马布里来打造攻防体系不同,林书豪作为前NBA球员加入首钢时,并没有围绕林书豪重新设计球队攻防体系。
林书豪被要求适应球队原有的慢节奏、强防守、攻阵地的体系打法,这和林书豪需要快节奏的球风格格不入。因此比赛场上经常感觉林书豪和队友不在一个频道上,具体的尴尬就是林书豪发挥好的时候,队友往往状态差;队友状态不错的时候,林书豪则施展不开。
比较典型的是北京德比第二场,林书豪缺阵的情况下,原首钢体系运转的球员们20分逆转了北控,朱彦西上演了熟悉的绝杀!
04 回归的常林找不到在江苏的好状态,新加入的周仪翔也只能在板凳席上甩毛巾
常林曾短暂被交易到江苏队,因为在江苏队常林打的非常好,又被首钢找了回来,但回到首钢的常林再度迷失了。本赛季新加盟的周仪翔也迟迟找不到点,只能呆在板凳席。
05 小结:球队的攻防体系应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这才是首钢再次争冠的基础
总体上看,过去8-9年的时间里,首钢队的本土球员还是依靠自身培养的青训队员,如成长起来的方硕、翟晓川、朱彦西和王晓辉等,花大钱从外来引来的球员则迟迟找不到兼容的方法。
另外一个让人关注的是,首钢一直希望引进知名的内线球员,但韩德君、陶汉林等球员最终全都望而却步,这也和首钢体系不开放又很大的关系。
首钢应该做出改变,开放、创新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