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球员与NBA球员相比,为什么会感觉球员技术动作不太一样呢?

2019-02-14中国篮球

国内的篮球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国人的身体素质和练习强度跟NBA还有很大的身体结构差异,有训练方法的不同,场地等都不一样。CBA的比赛场地太单一都是普通的地板,没有NBA的花哨,再加上国内的比赛球场灯光太强,没有NBA的那种就你是主角的感觉,而国内的感觉所有的人都是主角,总之国内的比赛球馆太亮而NBA比较暗!

中国球员从小就有一个很务实的想法,篮球只是我谋生的手段,我条件好我想打cba挣钱当明星,条件差的我通过篮球特招上个好大学。美国黑人区的小孩一样,体育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但是一旦选择篮球,那就是他们价值的追求。

国内的大多数大牌球员每个都有很好的天赋,也是努力训练打出了名堂,但是后期因为他们个人能力高出联赛整体水平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力足够在目前联赛驰骋,同时挣得钵满盆满,向上的动力逐渐减少,生活也逐渐腐化,朱芳雨是典型的走到哪喝到哪,当年刘玉栋也是酒神级人物,其实最终还是整体环境影响了个人心态。

国内篮球运动员的选拔机制也是要背个锅的,从小就要测骨龄,这让很多身体素质很好的苗子失去了机会,这导致我们大个子很多却没几个真正适合篮球运动的。说到技术动作的美感,以林书豪举例,同样的训练水平下,NBA黑人运动员还是占大多数的,这能说明黑人在这项运动中的优势地位,况且林书豪的身体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没记错的话他新秀体测数据,助跑弹跳95公分,启动速度比欧文都快。

国内绝大部分球员的基本功都是不过关的,在普通对抗前提下他们有的人连持球突破都做不好,在更高级别对抗下就变成球都护不住。目前国内控球、突破基本功最好的两个后卫是赵继伟和郭艾伦,而在国内后卫中他俩的对抗也是出类拔萃,这就是为什么说看他俩打球会有点美式后卫的感觉。

我觉得应该像美国一样先从大学里面选拔人才,到了全面普及篮球常识后再适当在高中选拔篮球人才。身在中国,篮球运动员很容易成功,然后迷失自我,将篮球当作一种工作,而不是事业,这才让我们球迷感到心痛。球迷希望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性格,能明白篮球是团队运动,理解并能够执行基本战术,在功成名就后能保持理智,不会迅速堕落。

相关阅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