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篮,何时再雄起?
18-19赛季CBA常规赛落下帷幕,四川五粮金樽男篮以46战11胜35负的成绩排名第17位,比起上赛季8胜30负的总成绩,看上去似乎顺眼一些。但考虑到本赛季常规赛多出了8轮,用胜率来衡量更客观直接。上赛季四川男篮胜率为21.10%,排名第19位,本赛季胜率为23.90%,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名次上升了两位。作为球迷,必须承认这微小的进步。但球队总排位的低迷,仍旧摆脱不了“摆烂”的嫌疑。
为什么球迷会对四川男篮近两个赛季的战绩失望呢?毕竟,四川队是获得过总冠军的球队。斤斤计较的人,请不要再拿三外援说事,历史上拥有三外援的球队够多了,但除了四川队,谁能登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不得不承认夺冠那个赛季,四川男篮在球队管理、人员引进、技战术发挥等领域的全面成功。可惜的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拿了总冠军之后第二个赛季,四川队还能勉强挤入季后赛。但在这两个赛季,球队采取“休克式疗法”,放走了当初夺冠的主力阵容,大幅度启用年轻队员,强行推行“本土化、年轻化”。
事实证明,“本土化、年轻化”的策略没有问题,但没有缓冲、疾风暴雨式的推行方式值得商榷。以本赛季为例,除去外援之外,国内球员当中,孟达和陈晓东因为年龄和伤病原因,很多时候作壁上观,而曾文鼎几乎成为“隐形人”,就剩下陈辰还堪一用。比赛中,大多数时候就是俩外援带着一帮本土年轻球员猛冲蛮打,而缺少有实力的中生代球员在其间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打了一个赛季,没有哪位年轻队员能够脱颖而出。反观八一队,跟四川队颇有相似之处:同样拿过总冠军,这几个赛季同样在最后几名徘徊。但八一队与四川队不一样的地方是:第一、别人不能使用外援,纯粹是全华班,能打出不逊于四川队的成绩,殊为不易;第二、八一队还涌现出了付豪、雷蒙、郭昊文等一批不错的新秀,入选了国家队,而且,在王治郅的带领下,本赛季的八一队明显出现了上升和复兴的势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川男篮毕竟是获得过总冠军的球队,即便“摆烂”也要顾忌一下冠军的尊严吧。事实证明,这两个赛季的年轻化、本土化策略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这样的冒进,成绩糟糕不说,对本土年轻球员的自信心也是打击和摧毁。那么,下个赛季能否请管理层调整一下思路,在关键位置上引进一些有实力的中生代球员,由他们和高水平外援,共同引领本土这帮新人循序渐进。毕竟,没有哪一位四川球迷,希望看到自己的球队连续第三个赛季在榜尾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