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男篮的关键先生,决胜时刻看他如何力挽狂澜!
作者:花花
在当今的CBA联赛,除了八一男篮之外,外援无疑成为了各支球队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男篮可谓群英荟萃,有着一众得分能力超强的国内顶级球员,其中有一名球员还曾与之前小编文章介绍过的“中国乔丹”胡卫东齐名,他也算是中国男篮黄金一代最具代表性的球员之一,被誉为中国男篮的“常青树”,屡次在比赛中扮演关键先生,甚至还是中国男篮最冷静的杀手。他的头上没有过多耀眼的光环,职业生涯同时也是一部与伤病、挫折顽强抗争的艰辛历程。他就是中国男篮杀入世界八强的主要功臣之一,郑武。
郑武,1967年8月出生于浙江,祖籍福建莆田梧塘镇漏头村,中国篮球运动员,现任浙江稠州银行女篮主教练。
作为当年中国男篮的主力小前锋,1967年,郑武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篮球世家,他的父亲郑国宝是60年代浙江著名的篮球队员,当时的那个年代是一名被大家称为浙江球王的篮球运动员,虽然他没有被选入国家队,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能力,郑宝国的弟弟也就是郑武的叔叔郑亮,在当时也是一名运动员,而且是一名在国家队效力的排球运动员,郑武的妈妈王莹和郑宝国一样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就连郑武的外公也是一名能力相当厉害的乒乓球运动员。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郑武开始接触篮球,没想到从此便开始了他与篮球的不解之缘。少体校、国青队、国家队;大运会、世锦赛、奥运会;阳光男孩、追风少年、男人——郑武就这样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的全部贡献给了一个小小的黄色皮球,无怨无悔。
难以忘记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翩翩剑客,白衣如雪,迎风而立。当关键一役中中国队落后于阿根廷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他拔剑出鞘,见血封喉,决杀阿根廷,带领中国队昂首进入八强。最忆是“那一剑的风情”,十年后的如今我们只能凭借一个个不全的影像片断去追忆那“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传奇故事。
年轻时的郑武是一个很“潮”的人,爆炸式的发型、鲜红的球鞋,以及炫酷的霹雳扣篮,尽情的享受着篮球带给他的快乐。作为一个身高1.97米的前锋,郑武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球技出众,无论是球性还是突破能力都很强。值得一提的是,郑武的中远距离投篮非常精准,经常能够在对手的严防死守下命中投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职业球员郑武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这个中年男人说得很实在,“我只能比别人更努力。在国家队时,每天在训练场上最后一个关灯的人是我,最后一个去食堂打饭的人也是我。”
看过郑武比赛的人,都对他总能顶着防守人命中高难度投篮赞不绝口,而为了练就这一绝活,郑武在训练投篮时,每次都在投篮点上竖一个2米多高的长板凳。然而对于跳投,这是郑武最擅长也是最主要的得分方式,看似招数无奇实则内力雄浑,可谓静似岳峙,动如山崩。
1991年,郑武首次入选国家队,并在1993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随队获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当时和他同队的还包括了胡卫东等名将,这批年轻人也成为了后来出征1994年世锦赛的主要班底。
而说起让郑武这名球员一举成名的一场比赛,无疑是94年世锦赛首场对战巴西的那场比赛。
因为在小组赛的第二场,中国男篮将会迎来强大的美国梦之队,因此球队制定策略——“首战全力拼下巴西队”。对着巴西队的比赛胶着到了最后16秒,中国队还落后2分,郑武在争夺球权时成功将球拨到吴乃群手中,但当时球队的首席得分手胡卫东被严加盯防,根本接不到球。最后经过传导,球到了郑武手中,他果断中投出手,压哨命中,把比赛拖入加时赛。士气大振的中国队得以在加时赛中击败对手,郑武就此一战成名。至此郑武成为中国男篮在关键时刻最值得倚仗的剑客。
郑武曾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说道这场比赛“在世锦赛开赛前一个多月,我们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友好运动会上以52-101大败给巴西队,输了整整49分。一个月后的世锦赛,我们谁都没对这届比赛抱有太大的希望,反正上级没给我们任何压力,我们就放开去打了。”
随后小组赛对阵西班牙,此战关系到小组出线权,中国队在上半场大比分落后,在对手开始有所松懈的情况下,以郑武为首的男篮锋线群在第三节下起三分雨,在临近比赛结束前扳平了比分,最终帮助中国队完成大逆转,历史性地打入世锦赛八强。
那场比赛,郑武取下了全队最高的15分。这一天,也正好是郑武27岁的生日。
1996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以94年世锦赛阵容为主要班底的中国男篮再次重装出击。如果说1994年的世锦赛郑武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1996年的奥运会则成为了郑武向世人展现自己的舞台。
在面对安哥拉的比赛中,郑武又一次扮演杀手的角色。小组赛第一场,面对实力稍弱的安哥拉,中国队显得有些轻敌,迟迟没能拉开比分。比赛还剩56秒,中国队仅以1分优势领先,谁也不能保证球队能够获胜。此时郑武送出封喉一剑——郑武接到了吴庆龙的分球,他用假动作躲开防守后潇洒出手三分,球应声入网,命中锁定胜局的一球,再次成为中国男篮的关键先生。
小组赛第二战,中国男篮对阵南美冠军阿根廷成为了男篮队史最经典的比赛之一,全场比赛中国队都牢牢压制了对手。郑武在这场比赛中表现活跃,一次次命中投篮,他砍下全场最高的22分,帮助球队拿下了出线关键战。
这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又一次缔造佳绩,他们第一次打入了奥运会的前八名,而创造历史的这一届男篮,也被后来大家亲切地称为“96黄金一代”。
郑武效力中国国家队近十年期间,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国际大赛,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然而就是如此多的辉煌成就的背后,是郑武常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因此郑武周身伤痕累累。
同许多运动员一样,郑武也没能逃脱伤病的困扰,伤病严重限制了他的发展,也有可能是天妒英才。奥运会之后,郑武在遭遇了骨折、腰伤后郑武在奥运会结束不久的训练中,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破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将就此告别赛场,然而在手术后一个月,顽强的郑武又开始了恢复性训练。1998年7月,准备复出征战联赛的郑武,却不幸遭遇意外车祸。医生经过诊断后告诉他不能再打球了,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力,郑武一年后再次出现在了悉尼奥运会的出征名单中。不过当时已经33岁的郑武受到伤病困扰,已经很难找回昔日的状态了,唯一的亮点就是10罚全中。
郑武踩着坚定的步伐在15mX28m的球场上舞出了自己的神韵,他把火一样炙热的激情带给了所有他的球迷。在他身上处处可见热情、自信、坚强、可靠、宽大,他的一切做为都很诚实,对于依赖他的人,即使牺牲自己,也会妥善照顾对方。这就是郑武,一个狮子座的男人。如今的郑武已是一个快奔40的中年人,不过他的篮球之路还没有走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他这一生都将贡献给篮球。
永不言败——这是一种篮球精神,同时这也是郑武一贯坚守的信念。正是这个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伤痕累累的他风风雨雨一路走了过来。2003年,郑武远赴澳洲,加盟澳大利亚联赛劲旅墨尔本老虎队,但是无情的伤病让他本欲焕发的运动生涯第二春彻底失败,在澳洲逗留40多天后郑武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回到国内。
他,浙江篮球的旗帜。他,中国篮球辉煌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25年的篮球生涯中,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 在代表中国男篮征战10年、代表浙江男篮征战20年之后,昔日中国男篮名将、37岁的郑武终于脱下战袍向爱戴他的球迷说再见了。2004年10月16日,在万马队和美国明星队比赛之前,万马俱乐部为郑武举行了隆重的退役仪式,郑武昔日的国家队队友单涛、吴乃群和数千名爱戴郑武的球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向郑武时代说再见。真心英雄永留人心。
在中国篮坛,郑武无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郑武的退役令众多球迷感到十分伤感,诸暨体育馆里弥漫着伤感的气氛,广播里反复播放着流行歌曲《真心英雄》。“这支歌是为你而播放的。”有记者提醒郑武道。“令人感动,有如此多喜欢我的球迷,我很幸福。”郑武如是说。
当郑武在观众的掌声和呼喊声中走进赛场时,场内气氛达到高潮,人们以各自的方式与这位中国篮坛划时代的人物告别。望着疯狂的球迷,郑武也显得十分激动,“我此刻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25年来我的确是常常品尝胜利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失败的痛苦和伤病的困扰。多少次我曾想到了离开,但是对篮球的热爱,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使我坚持到了今天,我真心地感谢所有关爱和支持我的朋友。”虽然郑武的话并不多,但观众热烈的掌声数次打断了他的讲话。最后郑武表示,今后自己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浙江,报效家乡人民始终是自己的第一选择。他希望广大球迷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浙江篮球,“到现场去为万马加油吧”,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郑武已经是万马男篮的教练了,谈及角色的转换,郑武认为,以前做队员时很简单,现在不一样了。不仅自己要有货,更要有把货传给队员的方法。他说,压力比较大,当运动员自己有经验,但做教练还是白纸一张。所以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换要有一个过程。尽管如此,面对新的挑战,郑武还是表示了十足的信心,“世界篮坛有不少从成功的运动员转换到成功的教练员的例子,NBA球星、大鸟伯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希望今后干教练能像我干运动员那样出色,万马男篮主教练将是我今后的目标。”但郑武同时表示,自己还处于学习阶段,在辅佐洋教练的同时也渴望有个“充电”的机会。愿我的学生超过我。
退役仪式上,郑武将身披20年之久的11号战袍传给了弟子、国青队队员王楠,“王楠身体条件不错,场上和我打同一个位置,我希望他能接好我的班,带着万马队继续向前跑。”郑武透露,做教练后,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培养新人,因为他们才是浙江篮球的明天,要想让浙江的篮球大旗不倒,后备人才的培养至关紧要。“我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我的学生超过我,让浙江多出篮球人才,让国家队多几个浙江籍的国手。”郑武道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
黄金一代的男篮球员大多都在退役后转职教练员,但能坚持至今者寥寥,而郑武就是其中少数。2015年12月,郑武受到宫鲁鸣指导的邀请,进入中国国奥队教练组任职,开启了自己教练生涯的新篇章。对于郑武的执教生涯,郑武曾这样说道“我们那拨球员都非常热爱篮球,但优秀球员和优秀教练员是不能划等号的,这当中要经历一个角色转换,教练员是个复合型人才的岗位,球员时代的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像外界看上去那么简单。”
而他身披国家队战袍,为中国男篮立下汗马功劳的影像,将会在我们回溯历史时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为后人们所高山仰止。那些年,有一种精神叫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