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BA来看,NBL未来潜力无限
从篮球到体育,从赛场到社会,从地方到全国,职业体育的带动力量可能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联赛改革、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以“改革”作为主题词的2017-2018CBA赛季也被赋予了更为宏大而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篮球界的参照物是“大佬”NBA,对比而看,中国CBA职业化进程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另外,抛开赛事而言,CBA的商业价值日渐提升,篮球明星选秀渐上正轨,全明星赛的娱乐性更强。CBA已成为中国篮球史上的标杆表率,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据2014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统计,中国拥有59.64万块篮球场地,另外据中国篮协数据统计,中国拥有3.3亿篮球人口。因此,单从篮球人口及球场数量上看,篮球可以算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喜爱篮球运动的人们遍布中国的各个城市,但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CBA举办赛事,举行活动,很难照顾到每位球迷。对于二三线地区的球迷,想要感受比赛现场的火热,领略球星的风采,还真是不太容易。
不过,资深球迷并不同意上面的观点,他们说:“我们还有NBL!”
NBL号称中国第二个“CBA”,全称为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前身为成立于1996年的中国职业篮球联盟联赛(CNBA)。2004年,全国男子篮球联赛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篮球协会三大联赛之一,是国家体育总局第一个“管办分离”落地的国家顶级联赛。联赛于每年5月开赛,是中国男子职业篮球唯一的夏季联赛,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大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之一。
其实现在很多球员嘴里还在用甲A、甲B来区分着这两个联赛。的确,从刚开始,这就是中国篮球的正常序列。1995年CBA联赛(甲A联赛)创办时有12支球队参加,每年联赛最后两名降入甲B,甲B联赛的前两名升入甲A。自2004年起,甲A取消升降级制,在2005年转而采取准入制,并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甲B正式更名为NBL。两个联赛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升降级关系,发展也是齐头并进的。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在NBL与CBA的未来规划上描述方式不尽相同,对NBL是“联赛篮球俱乐部依法独立自主运营赛事,并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虽然NBL的起点稍逊于CBA,但是发展定位明确,立足二三线城市。
城市篮球运动群体调查显示,人们参加篮球运动除了出于健身锻炼以及社交之外,还有的情况更是为了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NBL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赛事及篮球宣传活动,促使城市球迷的大批涌现,地方区域球迷对其的关注度已经远超CBA。
NBL的制胜法宝:
² 适时把握城市群体篮球运动诉求,点明痛点,抓住球迷的心。
² 机制灵活,以球迷为导向,赠送高品质球迷套餐服务等超值体验。
² 与CBA是互相独立的联赛,比赛时间完全错开,而且在赛季进行中也不能实施人员的流动,保证球星曝光率。
欢迎关注评论转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